適度排放二氧化碳,難以阻止200年內氣溫上升7℃

2025-3-31 11:22 來源: 中國科學報 |作者: 許悅

近日,一項發表于《環境研究快報》的研究通過一個氣候模型,預測了未來1000年的氣候變化情況。結果發現,即使溫室氣體排放量適中,預計地球氣溫也將上升3℃,有10%的可能性在大約200年內上升7℃。

“變暖3℃已經非常糟糕了,而變暖7℃可能糟糕10倍,因為許多事情都是非線性的。”領導該研究的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Andrey Ganopolski說。

此外,該模型還預測,即使本世紀停止二氧化碳排放,地球仍有10%的概率升溫超過3℃。

地球變暖的程度部分取決于人們向大氣中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還有部分取決于氣候對溫室氣體增加的敏感程度。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加倍導致的全球平均溫度相對于工業化前的上升度數稱為平衡氣候敏感性。它取決于溫度上升時發生的各種快速反饋效應,例如大氣中水蒸氣的增加和云的變化。

有研究表明,平衡氣候敏感性可能在2℃至5℃,但已有模型顯示2100年后平衡氣候敏感性預期為3℃。

為了探索如果平衡氣候敏感性與這一預期不同會產生什么影響,Ganopolski團隊調整了模型,考慮了額外的長期碳反饋效應,如永久凍土和濕地釋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Ganopolski說,以前展望2100年以后氣候狀況的模型沒有包含這些,而將兩者納入模型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更高的二氧化碳量會導致更多的甲烷被釋放,反之亦然。

結果該團隊模型預測結果與其他研究的結果相似,當平衡氣候敏感性預期為3℃時,在排放量適中的情景下,2200年后氣溫將上升約3℃。而當平衡氣候敏感性更高時,氣溫將上升7℃。

Ganopolski說,平衡氣候敏感性存在如此多的不確定性,是因為氣溶膠排放一直在抵消溫室氣體帶來的變暖效應。例如,航運排放的減少被認為是導致最近快速變暖的原因之一。但氣溶膠的影響極其復雜,很難量化它們的冷卻效果。

Ganopolski指出,如果平衡氣候敏感性偏低、未來的排放量能限制住,那么氣溫升高3℃的情況仍然可以避免,但將變暖限制在2℃以內恐怕為時已晚。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