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協鑫科技(03800.HK)發布了2024年度業績預告,全年預計虧損48億元。得益于顆粒硅業務的表現,公司虧損額度大幅降低,業績處于頭部硅料企業中位線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協鑫科技同時宣布,朱共山、朱戰軍、孫瑋、蘭天石及楊文忠等執行董事已主動自愿削減年度薪酬,全體執行董事年薪合計削減至約1640萬元(2024年度)和約1630萬元(2025年度)。相較于2023年度的1.88億元,此次執行董事薪酬削減幅度超過90%。
公告中,協鑫科技還更新了最新業務進展:2024年,其四大基地顆粒硅技術工藝更趨成熟,年內完成階段性技改和工藝優化,成本控制成效顯著,光伏材料業務自二季度起季度環比持續減虧。
行業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傳統產能過剩與新質產能奮力爬坡的情況相互交織,硅料行業整體虧損,企業很難獨善其身。公司表示,虧損的主要原因如下:在行業負重前行的大背景下,2024年度多晶硅與硅片產品
市場平均售價大幅下降;出售附屬公司收益以及出售聯營公司權益出現虧損;設備(主要包括拉晶切片設備)減值和應收及其他應收款減值虧損。
有接近協鑫科技的人士表示,根據公司1月發布的《有關顆粒硅業務的最新進展公告》,2024年四季度協鑫科技顆粒硅現金成本環比減少約5元/公斤。按照此前公布的單季度銷量計算,協鑫科技去年四季度顆粒硅經營虧損應較三季度的-14.92億元環比減少3.7億元,即約為-11億元,由此推斷出四季度的減值虧損應該超過7億元。此外,受行業自律影響,顆粒硅產量未達預期,客觀上擴大了虧損規模。
“2024年協鑫科技仍間接持有棒狀硅聯營公司約40%股權。如果按照6萬噸產能,每噸2萬元虧損計算,協鑫科技會有5億元虧損并入報表。”上述人士告訴記者,去年底協鑫科技全資子公司
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退出聯營公司間接持股名單。雖然這在客觀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減值損失,但在當前行業環境下,傳統棒狀硅企業單位虧損更為嚴重,協鑫科技此舉一次性解決了長期經營風險。
上述人士稱:“需要注意的是,協鑫科技2024上半年研發投入已經超過7億元,全年研發投入大概率超過10億元,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虧損。”
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四季度協鑫科技顆粒硅現金成本創行業新低,僅為28.17元/公斤,較一季度下降25.6%。與此同時,公司2024年實現顆粒硅產量26.92萬噸,出貨28.19萬噸,庫存不斷降低。
協鑫科技表示,過去一年,顆粒硅技術工藝持續完善,設備優化基本完成,生產過程中的物料平衡、能源消耗不斷優化,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
此外,記者注意到,協鑫科技旗下包頭顆粒硅基地2月已取得法國環境與能源控制署(ADEME)
碳足跡認證,每千克顆粒硅的
碳排放僅為14.441千克二氧化碳當量。相較于2024年8月該署認證的樂山基地顆粒硅24.913千克二氧化碳當量的碳足跡數值,大幅降低42%,再次刷新全球多晶硅行業碳足跡最低紀錄。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目前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多晶硅巨頭均已發布業績預報或快報,均未能避免虧損。但是從目前協鑫科技已披露的經營數據來看,顆粒硅的成本優勢愈發明顯。公司已于年底率先實現現金流回正。同時,顆粒硅碳足跡數值行業最低,受到客戶廣泛認可,反而是資產減值、聯營虧損造成的損失成為公司年度虧損的主要原因。